微信小程序,2017年1月上市,商家或资源方通过简单的技术开发,利用小程序实现“品牌+营销”推广;百度熊掌号,2017年上半年进入测试阶段,Q3正式上线,目前已上线18万个熊掌号,覆盖60余个行业,商家或资源方同样可以通过百度熊掌号实现内容+商品的推送。一个背靠拥有10亿用户的微信,一个背靠拥有海量搜索流量的百度,那么,小程序和熊掌号能否成为下一个“淘宝”?
小程序、熊掌号和拼多多的相同与不同
2016年,拼多多上线,一时间,通过亲朋好友的“拼团”购买商品成为一种潮流,很多80后、90后的父母一代因为不会使用淘宝,但却会通过手机使用拼多多购买商品,而且“拼着买更便宜”这句口号让大爷大妈们很痴迷,有种不买就亏的错觉。
专业人士分析,这种购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瓜分了淘宝的流量,但从根本上并没有动摇淘宝在零售界“一哥”的地位。拼多多只是激发了三四线城市、并不具备网购习惯的消费潜力,对于淘宝来说,这部分并不是目标客户。
从这点来说,小程序与拼多多有着不同的用户来源。小程序有着“线上引流,线上+线下消费”的模式,用户群体庞大,涵盖大部分年龄阶段。用户通过微信小程序与商家保持黏性,实现点对点交流。
而百度熊掌号则希望用户通过搜索与目标商家发生关联,进而关注商家。这一点与小程序的模式相同,用户可以与商家实现点对点沟通,实现交易。
庞大流量的背后是对用户群体的细分
微信小程序上线时打出了“去中心化”的构想,同样的,百度熊掌号的上线,为商家提供了“淘宝”之外的一种销售渠道。
相对而言,小程序所承载的目标更清晰,商家没有能力开发和维护App,小程序简单轻便更便宜,商家通过小程序可以实现交易。
熊掌号是自媒体的一种蝶变,商家需要以一定的垂直领域相关内容为吸引点,网络目标对象,从而实现从了解到转化的过程。
当然,说到用户细分,网易严选、唯品会、蘑菇街、小红书等平台在用户细分方面就做的比较极致,从这些平台身上我们可以看到,目标群体的清晰对于平台的重要性。
都是销售,各自的目标群体却不同
淘宝的用户群体最为庞大,涵盖主流和偏远市场;小程序目前更适用于线下消费用户,像肯德基、星巴克、蘑菇街等使用了小程序获得收益的商家也挺多;而熊掌号因为上线时间短,目前通过熊掌号实现获利的例如中关村在线、第一星座等企业。
可以说,无论是小程序还是熊掌号等自媒体,为商家提供了多种营销方式,商家不再只是通过淘宝单一电商模式进行销售。
小结:商品交易是用户流量变现最直接、也是最简单的方式,微信、百度、淘宝等大流量池都在想法设想通过流量换取利益,只是但从商品交易这块来说,淘宝因为用户粘性更高,所以收益最好。但小程序和熊掌号有着天然的流量优势,从长远来看,只要有流量,未来一切难以估量!